厦门大学叶龙武教授莅临我院作《基...
|
2022年11月4日,厦门大学叶龙武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在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冀衡赛瑞学术报告厅,叶龙武教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了题为“基于炔烃转化的选择性控制和杂环结构多样性合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学院王超教授主持,化学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聆听了报告。 叶龙武教授介绍了基于炔酰胺底物的设计来合成结构多样性手性氮杂环的研究策略,发展了手性金属催化、手性有机酸催化等催化模式 |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5日 |
|
我院教师谢小英作《碳基电催化剂在...
|
2022年10月19日晚,我院教师谢小英在明理楼B区四层学术报告厅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碳基电催化剂在清洁能源转换中的应用》,2022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场聆听了本次报告。 讲座中,谢小英老师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作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介绍了利用电化学技术催化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含氧小分子的高效转化对于清洁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说明经过四电子途径的氧还原反应和水分子活化分解反应在“氢循环”的清洁 |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0日 |
|
我院教师张治元作《超分子有机室温...
|
2022年10月26日晚,化学学院教师张治元在明理楼B区四层学术报告厅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超分子有机室温磷光》,我院部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张治元老师以撒盐除冰,烟草花叶病毒自组装等实际应用开篇,向在场同学介绍了生活中的超分子化学,并由此引出了超分子化学的概念,以及超分子化学中所涉及到的主客体化学的相关知识。首先,先介绍了大环分子葫芦脲的发现及发展历程;接着,进入 |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7日 |
|
我院教师钟明东作《新颖有机金属化...
|
2022年11月16日晚,我院教师钟明东在明理楼B区四层学术报告厅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新颖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性研究》,我院2022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开始,钟明东老师向在场同学分享了自己曾经从事过的一些研究工作。首先,钟老师提到,低配位的主族化合物可以与过渡金属类似,以较低价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相应的化合物中。这一发现扩展了化学家对主族元素成键的认识,并且为分离表征 |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7日 |
|
我院教师狄正义作《多孔框架的定制...
|
2022年11月2日晚,我院教师狄正义在明理楼B区四层学术报告厅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多孔框架的定制合成及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我院部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狄正义老师向在场同学介绍到,晶态多孔材料由于其超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道结构以及结构的多样性和可设计性,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材料已经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光电催化、荧光传感和药物传递等多个领域表现出 |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3日 |
|
我院教师李斌作《大环功能材料的应...
|
2022年11月9日晚,我院教师李斌在明理楼B区四层学术报告厅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大环功能材料的应用》,我院部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教师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此次讲座中,李斌老师介绍到,有机共晶工程是一种不涉及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来创造功能材料的新策略,在光电材料、刺激响应材料以及制药行业等领域均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传统有机共晶大多都是基于平面小分子的,在共晶结构多样化以及功能拓展上 |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0日 |
|
化学学院党委巡察整改情况通报
|
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2022年5月26日至6月24日,校党委第一巡察组对化学学院党委进行了巡察,2022年7月19日,巡察组向学院党委书记和领导班子反馈巡察意见;7月21日,巡察组向全院教职工反馈巡察意见。截至目前,学院党委已完成阶段性整改,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公开如下: 问题: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差距,引领高质量发展开新局用力不足。 整改:一是针对 |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9日 |
|
2022年下半年预备党员转正备案表
|
2022年下半年预备党员转正备案表 |
|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12日 |
|
2022年下半年发展党员备案表
|
2022年下半年发展党员备案表 |
|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12日 |
|
我院教师商宇娜作《自组装多肽超分...
|
2022年11月23日晚,我院教师商宇娜在明理楼B区四层学术报告厅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自组装多肽超分子水凝胶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我院部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商老师表示生物分子的自组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发生。从蛋白质、核酸和生物膜结构到大的生命体,都是通过小分子之间无数个较弱的非共价作用力连接在一起的。生物分子自组装是结构设计、原理和功能创新的源泉,激励 |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24日 |
|
张敬波 教授
|
张敬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022-23766556 电子信箱:hxxyzjb@tjnu.edu.cn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编300387 个人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物理化学学科带头人,化学生物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8月至2011年12月 |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1日 |
|
薛鹏冲 教授
|
薛鹏冲,男,博士,1979年出生,教授。200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以研究员身份在熊本大学伊原博隆教授小组从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工作。2007年以学术骨干身份入职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17年11月转入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任教。 多年致力于光电活性的有机功能材料的研究,在有机合成、超分子 |
|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21日 |
|
狄正义 讲师
|
姓名:狄正义 实验室:明理楼B341 职称:讲师、硕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 邮箱:dzy@tjnu.edu.cn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明理路B341,邮编:300384 个人简历:狄正义,博士,202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主要从事晶态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对能源气体和环境污染物的分离和去除性能 |
|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21日 |
|
朱柏林 教授
|
朱柏林,博士、教授、副院长(hxxyzbl@tjnu.edu.cn)。1999年于天津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于天津南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美国爱荷华大学埃姆斯实验室(Ames Laboratory, ISU),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进行了5年的博士后研究,2009年回国到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任教 |
|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21日 |
|
王超 教授
|
王超,男,博士,1987年11月生,天津师范大学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2015年于苏州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12月以“海河英才教授”引入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工作,并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不对称催化的研究。近年来,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 Commun., Cell |
|
发表时间:2023年03月21日 |
|